本帖最后由 同圓菩提 于 2020-9-7 02:34 编辑
有一次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位刚刚得奖的女演员准备上台去领奖,可能因为太激动、太兴奋,她被自己的晚礼服绊了一跤,摔在了台上。全场都没有声音了,因为从来没有明星在全世界直播的奥斯卡盛大晚会上跌倒过。只见她迅速地爬起来,在接到奖杯的时候真诚地说:“为了走到这一步、今天这个位置,实现我的梦想,我这一路就像刚才一样跌跌撞撞、艰辛坎坷才走到这里。”全场鼓掌。
人在生活长河中难免会跌倒,跌倒了不要懊恼、后悔和自责。因为智慧的学佛人会坚强地站起来,因为我们知道跌倒是暂时的,而站着走是永远的。所以学佛人不会看到危险,永远会看到光明。我们过去吃过的苦是因为不明白佛法;我们今天活在当下,拥有佛法,我们想开、想明白,不再难过。孩子跟我们的关系、父母亲跟我们的关系,都是一种缘分,珍惜因缘,我们才会拥有未来缘。希望大家在人间广结善缘,我们才会得到更好的、更多的佛缘。(掌声)
现在的人财富在增加,但是满意感在下降。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为什么我们拥有的越多,而快乐却越来越少?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真诚的朋友却越来越少。现在家里什么都有,就是好心情没有。精神是学佛人的基础,快乐来自于想通和开悟,痛苦来自于烦恼和贪欲。所以少欲知足是为本。一滴墨汁,若在清水里,水会变色,但是一瓶墨汁,哪怕倒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把它染成绿色和蓝色。为什么?两者的肚量不一样。对别人宽宏大量就是有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修养和人生的质量。所以学佛人要学大海,心胸如此宽阔,但永远在最低处;我们要学稻穗,永远长得很高,但是头却垂得低低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心中有佛天地宽,给别人多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掌声)
有三个小朋友都是近视眼,近视很厉害,他们戴的眼镜像瓶底那么厚,要是不戴眼镜真的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但是他们就喜欢比赛,认为自己的视力最好。有一天,三个人又比眼睛了。第一个看着远方的天空,说:“你看,我看见飞机来了。”结果第二个说:“我看见了,那架飞机上有四个发动机。”第三个就说了:“谁没看见啊,飞机上还写着‘新加坡航空’呢。”这三个人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一辆汽车开过去了,三个人看不见,同时说:“不好了,飞机掉下来了。”三个人边喊着就往教室里走。同学们一听他们说飞机掉下来了,就出来一看,上面真的有一个影子飞过,那是一个鸽子刚刚飞过去。
这个故事说明,我们的心和眼睛一样,都是看不清的,我们的眼睛看不清东西,我们的心也会看不清东西。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听不进别人的话。想一想,夫妻在吵架的时候,对方讲的话实际上都很有道理,为什么会听不进?因为你已经拥有了自我的意识,佛学讲叫“执著”。因为我认为是对的,他也认为他是对的,所以两个对的人到最后,只能去找法院来说谁对谁错。实际上要懂得,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看人间的事实真相——“它真的是什么”,那一定会让你成为别人的笑柄。很多人一辈子不知道妻子为他做了什么、丈夫为她做了什么,台长经常在澳洲解决这些问题。夫妻两个都来找台长,说他不好、她好,她不好、他好。我就跟他说:“你给了你妻子什么?一个妻子年纪轻轻的嫁给你,你没给她拥有家财万贯,你没让她富有,她帮你生孩子,她在家里不停地做事情,还要去上班,她多辛苦,你还要骂骂打打的。想一想,你就是用一个佣人也不能这么做啊。”她老公一听,满脸羞愧,回去对太太好得不得了。过几天他的太太又来找我,说她老公还是不好,我跟她讲:“你知道一个男人多不容易吗?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在单位里吃了苦,有压力,回到家里从来不讲,身上衣服也没有,穿来穿去就这一条裤子、这一件衣服,他们也很可怜的。回到家里累得躺在床上就睡觉,你还说他不干净,这么脏。想一想,他在家里压力也很大,你就不要再去讲他了。”太太一听,“嗯!”实际上,人就是在一个念头的转换中,会改变很多人生的素质。
台长曾经在新加坡开法会的时候讲过一个小笑话,说太太和先生两个人,先生很吝啬,不肯花钱,太太很喜欢买东西。他们两个人走到一个高档的商店,太太看到一套餐具精致得不得了,一套金边的碗、盆子,她不动了。这个时候她跟先生说:“我要买这个。”先生不理她,不肯买。这个营业员讲了一句话,让她先生马上把钱掏出来。你知道他说什么?他就在那个男的耳朵边上讲了一句话:“你如果帮你太太买了这一套这么贵的、这么好的碗筷,她绝对不会叫你洗的。”结果就买下来了。(掌声)所以,人生是靠智慧来转换的,有时候同样一句话让人开悟,同样一句话让人很伤心。
学佛人要懂得学圆规。圆规为什么画得圆?因为中心一点不动,它的心不动。犹如学佛人心要如如不动,在人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心要能守住,心不动,脚能走四方,就像圆规一样。想修成佛,就要学习佛法。佛法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要辜负自己在人间吃过的苦,因为我们在人间吃苦就是消业,消业就是为了觉悟。如如不动,就好像平静的流水,表面上看水没有动,但实际上是流动的。
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去麻烦别人来做。不用不是你的钱,如果不是你的钱,你不要去用别人的,因为这会帮别人背业的。学佛人养成不贪的习惯,不因为商店里东西便宜,你就一定要去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回家。很多人家里要用的东西没有,不要用、用不着的东西一大堆。为什么?因为百货公司减价的时候特别便宜,他全买回来了。
生气的时候先要念解结咒,如果还生气就好好念念心经。有一个小孩跟妈妈说:“妈妈,你今天很漂亮。”妈妈说:“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漂亮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不生气、不烦恼就可以了。人天天活在烦恼中,会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忧虑。常让自己的心想通、想明白,整个身心都会得到健康。还没有学佛的时候,很多人渴望命运波澜壮阔;学佛之后才发现,人生最需要的是内心的圆满、淡定和慈悲。每天的忧愁造就了一世的烦恼,学佛人应该经历苦难后,仍然保持本初的善良。我们在人间无数的相遇、无数的离别、不舍、期待、无奈,这一切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要开悟。不吃苦,哪来甜;不吃人间苦,何来佛性悟?希望大家懂得,吃苦就是消业。就像很多妈妈对孩子一样,“你们都是讨债鬼,我算还你们的债吧”,这样业能够越消越快。把人间的苦慢慢忘记,把自己的心越修越好,拥有佛法,增长智慧,我们几十年之后,百年之后,不争人间天下事,试看谁能天上行!(掌声)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智慧”两个字是两种含义,是分开的:智是进,慧是退。智是一种能力、一种力量,有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者,有智的人拿得起,有智慧的人放得下。所以,一个人有智慧,不是整天去解决问题、拿得起,而且要放得下。精进生智,定静生慧。一个人要有智,就要努力,这个人就会得到很多人间的东西;定下来,人安静下来,就会生出很多慧来。修行中最重要的是智觉之心,是精进修行的魂。一个人要天天努力去修,当一个人不想从别人身上学习的时候,他已经开始退化了。很多老年人看见电脑,“我不想学,我也学不会”,他就慢慢地退化了。所以学佛,要学无止境,般若智慧是本心和众生佛性和合而成的。(掌声)
台长很喜欢和大家在一起,我一生最愉快的事情就是和大家一起开法会,和大家聊。我有几句话经常在法会上和大家讲,让很多还想不开的人能够想开一点,希望大家都能想开。告诉大家:一个人一上年纪,摔一跤会爬不起来;坐得时间久了,骨质疏松;站久了,关节痛;躺在床上,睡不着;想记什么,全忘记;最后是知识退化,器官老化,思想僵化,生活呆化,最后火化。(掌声)
学佛就要改变我们的现实,走出小家,帮助大家,菩萨的能量才能摄受你,让你在人间得到更多佛的光芒,就是佛光普照。世界上一切让人忧伤的事情其实都是一阵风,一会儿就过了。想一想,我们小时候难过的事情现在还有吗?很多老妈妈坐在这里,你们年轻的时候都很漂亮,单位里、班级里很多人追求,现在你还能沉浸在里面吗?天天想着“那时候我可……”想一想,一切都会过去,如过眼云烟,实际上就是一种感受而已。人的法喜和痛苦是一瞬间的一种感受。其实小孩子打一针,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因为妈妈说“不要哭啊,不痛的,可能会很痛”,一讲就会很痛,因为他的感觉。大人“不痛的,根本不痛的”,一下扎进去,痛了,咬咬牙也就过来了。实际上,人的苦就是咬咬牙。你们牙痛的时候难过吗?但是你们现在坐在下面牙不痛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实际上,人生就是一种感觉,当你真正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已经离开了人间。台长在外面讲课的时候经常说“我们五十年后在哪里?”希望你们跟台长一起,我们在天上见。谢谢大家!(掌声)
——中国台湾·台北开示150606
法会开示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