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同圓菩提 于 2020-8-22 12:38 编辑
我们要懂得烦恼来时找菩提,就是一个人有麻烦来的时候,首先要找自己的智慧——菩提智慧;然后,业障来时需菩提,这个“需”不是必须的“须”,是“需要菩提的智慧”;因缘来时随菩提。菩提智慧放尽光芒!(掌声)
“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大家都知道这是经文上的,你们天天在念。台长告诉大家,菩提智慧来自于“菩提夜”,“菩提夜”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勇猛精进”。(掌声)第一个“菩提夜”是勇猛精进,第二个“菩提夜”是永不退转(掌声)。所以念经的时候你们要懂得意思,念起来更有味道。还有“菩驮夜菩驮夜”是什么意思呢?是一切众生无相无别。“无相无别”是什么意思?没有着相、没有分别,实际上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众生皆悉平等。念“菩驮夜菩驮夜”的时候,我是平等心,我对所有的众生“无生相,无生相”,就是没有生出任何的相,没有生出任何不平等的心。这样,然后要想得到菩提的智慧,第一要勇猛精进不退转,才能产生出平等心;有了众生的平等心才会产生菩提心,有了菩提的众生心,才会产生众生的智慧;众生的智慧来自于众生!(掌声)
其实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一个事物——在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物,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对错与好坏,要用一颗慈悲的心去包容、去接纳人间的一切事情。(掌声)
有两个七岁的小孩子,一个叫小刚,一个叫小军,他们都是好朋友。小刚家里比较穷,他的父母亲都是工人,他还有5个兄弟姐妹,都是打工的;小军没有兄弟姐妹,爸爸是个心理医生,小孩子条件就很好。两个孩子,从他们的境界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人生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小刚到小军家里去玩,小军的父亲下班之后看见这两个七岁的孩子在看一本图画,这本图画上面是一只小兔子坐在餐桌边上哭,兔子妈妈板着面孔站在一边。这个时候,小刚看了说:“小兔子因为没有吃饱,家里又穷,没有吃的东西,所以他哭了,而兔妈妈看到之后也是这么难过。”小军听他讲完之后说:“不是这个样子的,小兔子才不是没有东西吃呢,因为他不想吃,而兔妈妈非要他吃不可。”小军的爸爸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不要争了,你们都对。”
这个小故事告诉大家,看待人生,因为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你是穷人家养出来的孩子,世界上任何事情你都把别人看得很穷;你是富人家的孩子,你把别人都看得很富有。实际上就是说,绝对不能以自己衡量事物的标准去分析任何事物的对错。学佛人不能让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别人的某一件事情的观点上。去度别人,你是开悟的,你跟别人说:“你知道吗?心灵法门就是好啊,观世音菩萨很灵啊,你知道小房子烧下去……”对方说:“什么小房子啊?”“哎呀,你怎么还不懂?我告诉你……”“什么?我没看见我不相信啊!”“你不相信你有报应的!”“什么报应啊?”“你再这么讲,你下地狱啊!”好了,别人以后还会学啊?你不能拿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可以的”,就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人的心不能因为境而转,不能因为别人的不知而让你自己变得更加无知。(掌声)
要让别人感到这个人间有温暖。人间有情情无限,地狱无情情中断,所以不能下去,只能上去,越往上走,越法喜、越充满!(掌声)
——新加坡观音堂开示150412
法会开示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