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菩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36|回复: 0

3、戒习性,除烦恼-《第二册》

[复制链接]

1451

主题

1468

帖子

13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331
发表于 2020-1-4 18: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灵菩提 于 2020-1-4 18:15 编辑

3、戒习性,除烦恼



【音频:戒习性,除烦恼】



今天的白话佛法节目,台长继续和大家谈佛法在生活 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大家知道,我们学佛修心,一定 要克制烦恼习气。很多学佛人,嘴巴里在学,可是在行为 上,并没有把生活中的一些习气克制掉。很多人的习气, 已经带有很长的时间了,要他一下子去除也是很困难的。 


首先要明白,学佛为什么要克制这些习气?习气是什么? 习气就是长久以来在你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不良习惯;而 这种习惯,时间长了,就习以为常了。很习惯,意思就是 像惯性一样,习以为常地惯性似地出来,这就是习惯。习 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而不良习气,实际上就是不好 的习气。比如说,很小气、经常嫉妒人家、在背后说人 家、说三道四,这样的话,你的烦恼会一直生出。因为你 的习气越多,你的烦恼就越多;你的习气越不好,你的烦 恼就越治不好。所以,我们学佛修心的人,一定要先改掉 自己身上的习气。


很多人经常会说,我就是这个毛病,我就是这个习 惯,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实际上,这个是不对的。正因为 你身上有各种各样的习气,才会让你滋生烦恼。举个例 子,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烦恼,是因为他的习气,那么习气 是什么呢?比如,他很喜欢嫉妒人家。你嫉妒这个人,嫉 妒那个人,你对什么样的人都嫉妒,那么你会不会增加烦 恼呢?所以,我们经常说,习气少一分,那么你学佛的功 夫就进一分。只有克制自己的习气,那你的功夫才会有长 进。


听众朋友们,我们在生活当中,想学佛要改掉自己身 上的习气,真的很不容易。因为每一个人,从小到大,他 都有一定的习性。比如,有的人不喜欢洗澡,而有的女士 特别爱干净;有的男士做事情很快,而有的女士做事情特 别慢。这些就是习惯。那么学佛之后,我们该快的就要 快,该慢的就要慢。比如说,赖在床上不肯起来,那对修 心也是有害的。大家知道,早课,晚课一定要做。那么早 上起不来,晚上又要看看电视,那你还修得好心吗?一定 要克制自己。生活中的习气少一点,那你的烦恼就少很 多,我们一定要学会先克制自己的习气。很多人有修行愿 力,愿会使你修行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好,你修行修得 越有力量,越来越大,你的习气就越来越少;你修行越来 越弱,你的习气就会越来越强。就是说,如果你下不了狠 心,你修行不是很用心,你的习气就会慢慢地发出来。因 为你没有菩萨给你加持,因为你不知道在人间我们应该怎 么做人,那么你修行不力,你身上的习气就会发出来,那 么你的烦恼习气就多增加一分,这样的话,你的修行能量 就少一分了。


所以,听众朋友们,我们要修持,我们要学佛,我们 一定要依事相修持。什么叫“依事”呢?就是按照事情大 小,我们来修持自己。我们该好的时候,该温柔的时候, 就要温柔;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要坚持原则。实际上, 在佛法界讲,叫“依教奉行”。不该做的事情,我们就不 要去做,虽然我跟你关系很好,但是这些事情不能做,我 们大家就不能做。过去很多人,因为是兄弟、哥们儿,讲 义气,他犯罪了,他求你,你爱面子,最后,你也做了, 那么对不起,两个人一起进牢房。所以,我们做事情,无 论如何,要依事,按照事情来修持。我们有时候,不知道 回光返照,克除自己心中的妄情,因为我们不知道,很多 事情都有回光返照的。


你今天做了这件事情,你以为做过 了,没事情了,实际上,它给你带来更多的事情。你今天 做了善事了,你以为今天布施了,虽然忘记布施,但一定 有回报的。这个布施和社团里的布施是不一样的。有一些 侨领跟我说,他们经常捐这个、捐那个,捐到后来,越捐 越多,什么样的人都来跟你要钱。因为你施的是善,并不 是功德,这也叫回光返照。


我们做事情,一定要知理,知心。你所知道的事情, 你所明白的这个事情,首先你从理论上要知道它,然后你 要知道它的心。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提防为主,对于 我们身上的习气,我们也要提防。我们有时候不知道的事 情太多了,叫防不胜防,所以,要用菩萨的境界来克制自 己心中的妄念。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回光返照之理,实 际上就是因和果。所以,我们要知道:烦恼一定要少,习 气也会少;习气多了,烦恼也会多。那么怎样克服烦恼和 习气呢?最要紧的就是要修心修行。我们平时要提防自己 身上的毛病,提防自己的顺境和逆境。因为碰到顺境的时 候,你会怎么样怎么样;碰到逆境的时候,你又会怎么样 怎么样。


要明白,我们不管碰到什么境界,我们都要逢 缘,叫遇境逢缘。什么叫“逢缘”呢?逢缘就是随缘。逢 到这个缘分,我们就做;没有这个缘分,我们就不做。今 天有人让你做领导了,你有这个缘分了,你就做。如果没 有让你做领导,你拼命地去求、去追,时间长了,你也坐 不安稳的。很多人在单位里一直很自在,就是想争一个位 置之后,结果就没有得到,就心里不平衡,离开了单位, 结果找了一个比现在还要差的位置,这就是不随缘的果。 因为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实缘体,都是实实在在的 有缘的一种体现。实缘体就是让你明白,你有这个缘分, 你才能去做,你没有这个缘分,你就不要去求了,求来的 也是假的。所以,学佛,一要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二要 随缘。


听众朋友们,大家要知道,我们学佛,有时候我们看 到的一些境界,我们不能认识到是我们的身和心在起变 化,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我的心里很难过, 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虚妄造成的,因为这是你的妄念 所致。你为什么会不舒服?因为刚才那人讲了一句话,让 你不开心了。犹如你的身体为什么会不舒服?因为你自己 以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永远不会伤风感冒的,所以无所 谓,你才会不舒服。所以,身和心的不舒服,实际上是你 的虚妄造成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你认为你的身体很 好,实际上你的身体并不好;因为你认为你的良心很善 良,但是你做出来的事情,其实是不善良的。被人家讲 了,被人家说了,那你又不开心了。其实,改正自身恶 习,明白道理,那么讲完之后还有吗?没了。你的感冒伤 风发过之后还有吗?那也没了。这些都是虚妄的东西。所 以我们学佛做人,就是要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属 于虚妄的,都是没有实性的,也是没有实体的。


希望大家 学佛就是求一个自我的实体、实性,做人要实实在在,要 对得起自己的本性。我的性情是怎么样的,我的人实实在 在,我不骗人,就是你的实性。你的实体呢?就是你实实 在在做的事情,努力工作,学习好行为,在你生活当中的 体现。所以,当你看穿了这个世间所有的东西全属妄念, 都是虚无的,那么你就了不可得了,就是不得了了,非常 好了。


做人要“有无我”,就是“既无有我”,什么意思 呢?就是我们生活在的这个世界当中,我们有时候都感觉 到我们有自己的实体和实性,我们有时候又想把自己锻炼 成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也就是说,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可以 把自己看空,但是在做人方面呢,又要借假修真。因为你 确实有一个虚幻的我存在,我要把这个虚幻的我,变成实 实在在的我,又要把这个实实在在的我看成是虚幻的我。 这样,你才不会把虚幻的自我看得实在。可能说得比较 深,台长还是喜欢给大家举例子。犹如你去一个地方旅 游,你去旅游的时候,你把身体和去住的酒店暂且定位它 是虚的。那么,你今天看见了这个旅馆,你去住了,你住 进去的时候,是不是实实在在的?对了。那么就两天工 夫,你又离开了这个旅馆,以后你就忘却它了。那么这个 东西还存在吗?没有了。那是虚的东西。犹如你拍过照 片,你看过这个旅游景点的时候,你把照片拿到眼前看的 时候,是不是虚的?因为照片上的东西并不是真实存在 的,而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你今天看了,它又真真 实实的在你眼前,这就是有了;过两天你放回抽屉里,你 不看,它就没了。这些就是在人间的虚假的东西。旅馆是 真的,那是两天当中让你感觉是真的。但是又要明白,我 们要把这两天过得好一点,那就是实的东西了。那么,两 天之后呢,你又把它彻底忘记了。那么还是回到无我的境 界,就是还是不是你的,你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既然 我们觉得有空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到安详。


举个例子,你既然去旅游了,你住在旅店里了,那么 有一个人在对门,你会不会因很多事情跟他吵架?因为你 想到的是“我过两天就离开了,何必跟他吵呢?”如果你 把这个世界看成:我不就几十年吗,几十年,我就离开了 人间,就像旅店一样,我会离开它的,我为什么要跟人家 吵呢?我为什么要嫉妒?我为什么要烦恼呢?我不要烦 恼,我不要生烦恼,因为这个世界,我来也匆匆,去也匆 匆。想想大家,现在已经年过半百,想想你的孩子,已经 长得很大了,想想我们,随时随地就会离开人间,还有什 么可以执著的呢?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我们做人就是要 学会放下,如果一个人不能放下,你就从根本上解决不了 人间学佛的方法。因为你能够理解佛法,学会了解决自己 心中的烦恼,解决了自己在人间的一切烦恼,这就是佛法 的根本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开悟,实际上佛法也 没了,这也是空的。任何法门,实际上都是一种方法,它 让人学佛,让人能够开智慧。等到所有的人都开智慧了, 这个佛法,这个法门,也就没了。所以,我们要真正理 解,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是空的,我是空的,人也是空的, 什么都是空的,我们就不会去烦恼、去忧伤了。


今天的节目马上要结束了,台长跟大家讲,我们学佛 做人,要放下,要看开,要理智对待自己身上烦恼修心的 习气。不管怎样,我们要用最真切的心来学佛,我们要用 最有智慧的思维来礼佛,我们还要用最最感悟的慈悲心来 替代众生,这是学佛的关键。听众朋友们,很感恩观世音 菩萨,这么慈悲,给大家这么好的法门,让大家自己来超 度,自己来还债,自己来修心,自己来念经,自己能够把 自己身上的毛病改掉,自己能够化解自己身上的灾难。所 以,我们希望大家好好修心,实际上修心最难的不是其 他,最重要的就是行和性,所以叫修行和修性。修你的本 性,就是要改啊。


很多听众在听台长讲课的时候,都很明 理,但是一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他的烦恼又开始生 起。所以,希望大家好自为之,对自己身上的缺点要定当 戒之,对于自己身上的习性和不好的东西,一定要戒。今 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大家收听。





上一篇:2、非有非空,照见五蕴皆空

下一篇:4、融“儒释道”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心灵菩提

GMT+8, 2025-7-10 07:04 , Processed in 0.0852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