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菩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36|回复: 0

儒教治国最好,道家治身养生,佛家是治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3 0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同圓菩提 于 2020-11-6 01:27 编辑




学佛的人要有智慧。中华文化当中的“儒释道”,实际上儒家教育治国最好;道家治身,所以你看道教,它很多都是养生,打太极拳,治身;佛家是治心。所以儒释道这三个合在一起,就可以让你的国家兴旺,每个人身体健康,心灵健康,所以这个儒释道非常好,希望大家好好学。
0:00
0:00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我们做人,要懂得世界上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克服自己的分别心,就是要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是执著;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因为是因果。“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我们的恨可以带到棺材里,我们的爱可以带到棺材里,而我们人间一切的财富全部带不走——很正常的一个理论。我们两手空空来到人间,就像我们到别人家里,没有带去任何东西,走的时候也不能把人家家里的东西带走。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上两手空空,我们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很多人傻傻地以为可以在地球上得到更多让自己获得利益的事情。


        台长告诉大家,一定要放下,既然知道人间苦空无常,就要好好地用心念经。修心实际上是一件很难的事。一个人修不好心,他的心会烦,意会乱。想一想,没有修心的人和有修心的人就不一样。有修心的人,相貌端庄,越学佛越像;没有修心的人,上下乱窜,浑身抖动,没有定力。修心,是在跟自己身上的缺点作斗争;修心,就是把自己心中不好的恨别人的心、嫉妒别人的心、对别人看不起的心,全部要修掉。修心是逆流而上,不进则退。


        只有众生辜负佛菩萨,菩萨不会放弃众生。2500年前佛陀传到人间的佛法,让我们受益,我们有求必应。佛陀、观世音菩萨没有一天放弃过我们,而只有我们不好好修心,不好好磕头念经。有事求菩萨,无事就把菩萨忘了,这就是人。




        作为一个人,要懂得怎么样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更好地解除和消除自己身上的业障。实际上人要懂得,“人行善,福还未至,祸已远离”,一个人今天只要开始行善了,虽然福气还没有到,但是只要去行善了,他已经没有祸在身上。很多人说:“卢台长,我念经之后怎么还不灵?”实际上他过去家里灾难不断,再加上他自己身体不好,他自己身体痛得不得了,他开始念经之后,身体还没有完全好,但是家里的祸已经没有了。“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一个人动坏脑筋、做坏事,虽然他的祸还没有来,但是他的福气已经没了。很多有钱的人、很多做官的人做了很多坏事之后,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受到报应,实际上已经没有福气了。记住了,没有福气的人就会有祸灾降临到他身上。


        台长希望大家立志要坚,“今天我学佛了,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好好地修”。成功要“久”不要“速”,也就是说今天修心,愿望要长久,而不是速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生了癌症,问台长多少张小房子,台长告诉他要1200张,拼命地赶啊赶啊,再结缘啊,最后烧下去没有效果。为什么?没有用心啊!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人身上已经得肝癌了,问医生应该怎么治,医生告诉他:“你要吃这个药。”那么他把三年的药量今天一天吃完,你说他的肝会不会好?这是循序渐进的。就像一个孩子跟爸爸妈妈闹矛盾,这是一点一滴积成的。今天爸爸骂一句,妈妈明天打一下,后天又对他不好,大后天再对他不好,造成了孩子离家出走。你说“我想很快把孩子接回来”,孩子会理你吗?就是要你一点一滴地做工作,慢慢地改变自己。所以错误地去追求数量、速度,全部都是造成你不能达到圆满的一个基础。


        中国过去学佛有一句话叫“不要临时抱佛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不了佛脚。台长希望大家懂得,做人要把心安静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懂得一个基础,就是想要顺利圆满,不是你能不能顺利、能不能圆满的问题,而是在于缘分。很多人一辈子追求,以为只要拼命了,就能做得到。想一想有多少人去考状元,有几个人能够中上状元?这就是缘分。看人家成名了,记恨别人。很多电影演员演技并不好,水平并不高,最后成名了,很多比他好的人心中不平,很难过。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我们不管学佛还是做人,这个世界上是靠缘分的。希望大家要多求观世音菩萨加持,心不起烦恼。一起烦恼,你的光明觉性就会有障碍,就是会搞不清楚,障碍心就来了。台长希望大家懂得,人的一生中要随缘。实际上一生走过来,就是活在缘分中。今天有缘分了,你可以成功;明天没有缘分了,你就迎来了失败。一切都是个缘分,不要去计较,不要去恨,不要去难过。一切随缘,不执著缘分。缘分有时候像一本书,当你在翻这本书的时候,不经意地就错过了,这本书很重要的地方不经意翻过去了;有时候把这本书读得太认真,你会流泪,你把这个缘分看得太重了,会伤到你自己的心,所以对缘分要随缘。台长希望大家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做人就是在生活中明白自己做些什么。要懂得一个人在命运中怎么样对待失败和成功,一切无怨无悔,一切随缘。


        一个人在人间要多多地用智慧来对待别人。在古时候有两个人同朝为官,一个叫冯道,一个叫和凝,这两个人的交情很好,关系很好。有一天冯道穿了一双新买的靴子去拜访和凝,和凝看见冯道的靴子和自己两天前让仆人去买回来的靴子一模一样,于是他就问冯道:“你的靴子多少钱买的?”冯道举起了右脚不慌不忙地说:“便宜得很,五百。”和凝一听就火了,转向仆人就给了他一个巴掌,骂道:“一模一样的靴子,你竟然要我一千!”这时冯道又缓缓地举起了左脚说:“这一只也是五百。”和凝一下子傻掉了,愣在了边上,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不了解情况,不懂得道理,不要去决定,不要马上对一个事物去判断、去做,要好好地思考。想一想我们走过的人生经历了多少挫折,做错了多少错事,冲动会令你犯下很多不应该的错误。很多人一辈子冲动。随时保持冷静,搞清楚来龙去脉,懂得用佛念好好地想通、想明白,才不会下结论,才不会在人间落下笑柄。想一想,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因为冲动做了妈妈,接下去一大堆的事情,丢脸啊,被爸爸妈妈看不起,羞辱啊,被邻居街坊笑,这一切不就是因为人的冲动吗?学佛就是要人保持理智。


        台长告诉大家,用心学佛,把佛全部装满佛性,你的心灵中就是佛性。心像一个口袋一样,你里边少装一点,那么就是在你心灵中有一点;如果你多装一点在你的心灵,人间的东西多一点在你心灵了,那么你的心灵就是心眼;然后你装得更多一点,那你的心就变成心计了,人家说这个心计很多的人;如果你把这心全部装满人间复杂的人生,全部装在你的心里,那你就是心烦意乱。


        所以修心的人心要纯洁一点,人要干净一点,不要用心去回忆和责怪自己过去的错误,要用善良的心去看到未来,要去原谅别人。能够原谅别人的人,他活得很自在,不能原谅别人的人,他的脸就永远是凶巴巴的。跟着台长学佛的人很现实,天天回家照照镜子,看看你这个脸像不像一个凶巴巴的人.如果你今天很凶,觉得别人很讨厌,你就是一个没有修的人;一个有慈悲心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善良;一个能够包容别人的人,他忘记的永远是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所以不要去记住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要有包容心。乌云遮不住太阳,因为美好的心灵就像太阳一样,慈悲温暖着人间。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修、好好学。(掌声)


        面对人间的烦恼,很多人经常问台长烦恼是什么。烦恼,它实际上就是一个苦难的聚合点。当你烦一点点事情的时候,你还没有恼怒,那你就有这么一个点;当你越来越烦,烦了十个烦的事情了,那么这个时候恼怒就来了。所以把烦的事情解决掉,越来越少,你就不会恼怒,就不会形成这个烦恼;当你烦恼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你这个也烦、那个也烦,就开始恼怒了。所以这叫“烦恼有一个聚合点”,你的点越来越多,你就形成越来越多的烦恼障,就是障碍,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叫“业障”。当我们今天在受苦的时候,其实我们皮肉没有受苦,我们心灵在受苦。很多人想不通,是皮肤出血还是骨折?没有,心灵在流血,难受啊。所以当我们的心想通了,其实是你的一个心想通了,你不就脱离了这个苦恼了吗?人间的苦有时候像厄运一样,经常聚集在一起,有苦的人很快厄运就会到了。《心经》里面告诉我们:度一切苦厄。不要让苦难生成,不要让苦难形成这么个气场,就是不要让苦难在你心中荡漾。


        想要去除苦难,你就不要让它在心中生存,不要去制造苦难。这句话很多人可能还不理解。苦难是谁来的?是你们自己找来的。一个年纪很大的人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拼命要去做那些年轻人的事情,他很快就受伤了。一个人不知道好好地节制自己的脾气,拼命地随缘去发,最后给自己制造了苦难。“我就是这个性格,我就是这个脾气,我不骂难受的”,接下来你就被人家打了,这就是你自己在制造着苦难。所以佛经上说,我们不要去生这个苦和难出来,我们也用不着去灭除这个苦难,这就是不生不灭。你不去生这个烦恼,你何苦要来去除这个烦恼?正好大家都在拿东西,轮到你没有拿到,怎么办?“我不生,无所谓,我本来来的时候也没什么,人家拿了我也很开心,只要别人拿到就可以了”——你这个心不生,接下来你没拿到,你不会难过。这个世界上一切唯心所造:你的心想开心,你这个人就会开心;你的心想烦恼,你这个人就是烦恼人;这个人心很讨厌别人,你就是一个讨厌的人;你今天这个心不能原谅别人,接下来吃苦的就是你自己,因为别人不会原谅你。所以人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心能制造善良,也能制造丑恶。希望我们学佛人,透明的净土就在我们人的心田。


        学佛的人要有智慧。中华文化当中的“儒释道”,实际上儒家教育治国最好;道家治身,所以你看道教,它很多都是养生,打太极拳,治身;佛家是治心。所以儒释道这三个合在一起,就可以让你的国家兴旺,每个人身体健康,心灵健康,所以这个儒释道非常好,希望大家好好学。


        每个人一辈子活到老,不一定接触到所有让自己能够明白的事情。你今天就是个科学家,你不一定在科学上能够全方位地得到成绩。要好好地学,“三人之中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懂得这些道理,你才会变得谦虚。把自己看得低一点,像大海一样能够海纳百川,不要自以为是。很多人的缺点、很多人的麻烦就是在于自以为是,最后丧失了自己的智慧。希望大家好好地努力。


        佛菩萨说世间万物总是有生有灭,人生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要再对太多的事情执著地不放下,给本来已经很短暂的人生增添更多的烦恼。希望大家好自为之,好好学佛,好好地修心。再一次祝大家身心健康,也感谢澳门、香港、台湾的佛友们组织了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一个盛会。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学佛,谢谢大家。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联线151108





法会开示精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心灵菩提

GMT+8, 2025-7-10 03:02 , Processed in 0.0883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